我國最大的專業(yè)齒輪箱生產企業(yè)--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(簡稱“杭齒輪箱”)是一個具有很強技術實力及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的企業(yè),不久前在與一家跨國公司洽談合資過程中,險些被競爭對手以“合資合作”為名端掉大本營。
在調查該案時發(fā)現,有的跨國公司打著“合資合作”的旗號,企圖對我方優(yōu)質企業(yè)實施兼并,以達到吃掉我方企業(yè)品牌、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之目的。
“通過合資,他們可以輕松地達到在市場競爭中達不到的目的”
位于杭州市蕭山區(qū)的這家齒輪箱公司,是我國機械傳動裝置行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,該公司船用齒輪箱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80%,在東南亞的市場占有率達75%,其中漁機市場占有率高達95%。
“杭齒輪箱”副總經理馬德傳介紹說:“前來洽談合資事宜的是世界傳動行業(yè)的巨頭西方某國ZF集團,該公司在汽車變速箱等領域的技術領先是毋庸置疑的,但在船用齒輪箱方面,不見得能和我方公司比。但是通過合資,他們可以輕松地達到在市場競爭中達不到的目的,獲得原本千方百計都打不進去的市場”。
據了解,“杭齒輪箱”原為機械部所屬的企業(yè),下放地方后改制成4家國有法人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,控股股東為蕭山區(qū)政府。
兩年多來,“杭齒輪箱”與ZF集團一直在進行部分項目合資談判,中方公司對外合作思路原先是引進外方公司的技術和資金,并由中方公司控股,解決國有企業(yè)的體制與機制問題。但今年初,外方公司停止了前期單個合資項目的談判,由總部統一與“杭齒輪箱”進行整體合資的各項準備,而且提出必須由他們控股。
“杭齒輪箱”當然不愿接受。可是,中方公司領導層隨即感受到來自有關方面的壓力。
該公司黨委和工會等負責人告訴記者,ZF集團之所以提出控股要求,是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蕭山區(qū)政府一定要談成這一合資項目的態(tài)度和可以讓外方公司控股的底牌。
與此同時,ZF集團還對“杭齒輪箱”進行了歷時半個月的盡職調查,十分透徹地掌握了該公司的核心能力和全面情況。
“杭齒輪箱”安環(huán)工程處負責人戴欽岳說,這種所謂的盡職調查,就像自己脫光衣服讓人看,毫無商業(yè)機密可言;而他們的信息卻不讓我們知道,這有什么平等可言?
戴欽岳告訴記者,參與調查的ZF集團上海分公司聘用的一位中國翻譯也悄悄地對他說,你們這么好的條件,為什么要和外企搞這樣的合資?
2005年3月1日,“杭齒輪箱”與ZF公司簽署了全面合資意向書,于7月形成合資公司基本框架,ZF集團占70%股份。
“轉讓技術”可能是“企業(yè)兼并”的借口
據了解,“杭齒輪箱”擁有國內最大的磨齒機群,在箱體加工、齒輪加工和熱處理工藝裝備方面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,在內地及東南亞市場占有絕對優(yōu)勢。去年該公司成功研制了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首臺GWC70/76大功率船用齒輪箱,實現了我國船舶傳動裝置技術的一個重大突破。近5年來,銷售收入和實現利稅均翻了一番以上。
此項合資的要點包括:“杭齒輪箱”將不再開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與船用齒輪箱、工程機械變速箱、載重汽車變速箱等相關的產品,也不能使用這些產品的商標;ZF集團投入的船用產品每年提取技術提成費250萬元,共計提取6年,累計達1500萬
|